裁一寸锦缎,缝几许韶华,纤素手绕了五彩线细密如三月杏花雨,红锦鲤隐了春江水缥缈似红尘千帐灯。
潍坊刺绣
在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下,光明网、咪咕文化联合主办的“致 非遗 敬匠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系列直播活动,带你走进山东省潍坊市李银凤刺绣艺术工作室,遇见针尖上的中国风。
随着维密大秀刚刚在上海落下帷幕,中国风的热度再次升温。满屏的大长腿让人大饱眼福,而最吸引人的却是超模身上那件睡袍!今年的维密睡袍加入了经典的中国元素,牡丹花作为国花以刺绣的方式绣在真丝睡袍上,弘扬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据说:这是维密超模们最喜欢的一件睡袍!
维密睡袍上,为何会选用刺绣牡丹来代表“中国风”呢?
刺绣,源于人们对装饰自身的需要:黄帝时期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古代先民发现色彩能美化人体时,便开始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后来又刺在身上即“纹身”,最后纹在衣服上,刺绣便由此产生,逐渐形成民间传统的手工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而牡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牡丹花雍容华贵,端庄富丽,在大唐盛世之时,全国上下无不为之倾倒,刘禹锡称赞:“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是吉祥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
一针一线之间灵巧、精致的勾勒,承载的是中国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时代急速更替的今天,刺绣有了全新的意义。与时尚T台相结合,手工刺绣则瞬间化为鲜花群鸟,勾勒出春日林间飞舞鸟儿的美。模特们穿着刺绣礼裙登场,瞬间化身为仙女们的盛宴,迷醉所有的看客。将宝石与金线钉珠融合进刺绣元素,让礼服更加闪耀夺目。也许礼服离我们日常有些遥远,但刺绣同样可以穿插在必有的基本款上。大面积的刺绣装点在牛仔外套上,多了一份嚣张,又有一丝不羁。细节上的刺绣,不仅美观,还增添一丝神秘感。
当刺绣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元素,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直至今天仍然有人,坚守初心在传承与创新中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刺绣的魅力所在。
潍坊刺绣,也是鲁绣的分支。汉代学者王充在《论衡》中有“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之说。潍坊刺绣兴于明清时期,素有“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之说。
清代乾隆年间,郑板桥曾在《潍县竹枝词》中,生动地描写过当时妇女的穿戴:“罗绮成箱绣作堆,春衫窄袖好新裁”,“迎婚娶妇好张罗,彩轿红灯锦绣拖”,说明在当时潍坊刺绣已成风气。2006年,潍坊刺绣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潍坊刺绣传承人李银凤:身穿干净朴素的衣着,散发出淡雅温婉的气质。手拿针线,十指春风,妙手偶得,千万条彩线轻盈穿梭,便绣出中国独有的绚烂。
出生在潍绣世家的李银凤,从小受母亲、姥姥的影响喜欢上刺绣,2006年,22岁的她只身南下,跟随苏绣大师邹英姿老师:学习三年的苏绣理论知识及技法。用刺绣去表现不同的人物、动物,把苏绣的细腻精致和潍绣的粗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甚至将头发绣进了画里;像油画、摄影、国画都可以通过刺绣表现出来。
仅这样一副2米宽的作品用时2年,才完成一半;光绣线就采用了几百种不同的颜色,再加上压光、打籽刺绣等严格技艺,使整个花型非常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高贵典雅的牡丹花盛开在绣布上,细腻精致的绿叶与花瓣清晰可见,如一幅画艺精湛的中国水彩画。
潍坊刺绣不仅极具观赏性,更因实用性而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中:在孩子过“百岁”(当地习俗)时,亲朋好友们会送来绣有虎头动物图案的帽子,来祝福孩子平安健康。
用刺绣做成的虎头帽
团花锦绣、龙凤呈祥、花鸟虫鱼的传统图案里,饱含着的是对亲朋好友;最单纯、最美好的祝愿。
潍绣以日用纺织物为主,多取寓意吉祥的图案。构图简练、朴实、匀称、夸张,有较强的装饰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给人以质朴和庄重之感;配色鲜艳明快,针脚细密,绣工精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刺绣 创意《鼎》
从针线绣技看,潍绣常用的针法有平针、插针、齐针、缠针、打籽等多种绣法,特点是以双线捻线,俗称“衣线绣”,色彩浓丽,花纹苍劲,形象优美,质地牢固,富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其绣品针脚细腻,绣工精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毋庸置疑,刺绣作为一门艺术技能,不仅是渗透了无数女子的聪明智慧、对生活美好的盼望。也造就了“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文化底蕴;妙手偶得的绣女,手中的针线犹如画家手中的笔墨丹青,可以绣出璀璨精美的图画,显示出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和艺术成就。
在刺绣的世界中,李银凤用针尖倾诉,幻化出刺绣的斑斓世界,更在这个世界中,用一针一线磨炼出一颗朴素匠心。
李银凤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有自己的宿命,而我天生就属于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