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新洲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崛起,信息革命席卷全球,世界文化的原生内容、传播模式和交互方式发生巨大变革。新媒体在促进区域联系、国家合作、民族沟通、人际交往的同时,也使不同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融合、碰撞、冲突变得更加频繁、复杂和突出,世界文化变革与重构的帷幕正在拉开。
新媒体促进文化沟通,文化融合多向性和主动性日益凸显。文化融合是人类文化发展进步的重要趋势。新媒体的普及,使文化融合在内容、范围与效果上进一步拓展和增强。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单向融合向多向融合转变。新媒体环境中,各种文化信息在世界范围得到传播与共享,人们获得了学习、了解、比较、接受各种文化的便捷条件;各种文化都在不同程度地吸收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并以其不可替代的特征和优势汇入世界文化的洪流,在不断碰撞中逐步走向融合。二是从有形融合向无形融合延伸。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人类文化的融合以物质、有形的文化融合为主体,如语言文字、文艺、服饰、生活用品等的融合;诸如价值观等精神文化的融合则相对难以实现。新媒体环境下,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便捷,因而精神层面的文化融合变得更加容易。
新媒体打破地域文化边界,推动形成新的世界文化版图。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文化类型。新媒体使人们可以超越地缘、血缘、业缘限制,依个人兴趣进行交往互动,并自愿结成社群。各种趣缘群体在虚拟空间蓬勃生长,突破时空结构壁垒和社会结构束缚,形成新的文化群体和文化现象。与此同时,诸如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在人类发展中形成的既有文化形式,也借助新媒体突破地域限制,在全世界传播。这些都使原有的文化边界被打破,推动形成新的世界文化版图。
新媒体“去中心化”特质,孕育了更加多元的世界文化生态。新媒体大大降低了人们获取、利用、传播文化信息的门槛,使每一个网络终端的个体均可创建、上传、更新、分享内容。个体在文化信息接收与传播、文化选择与认同上的自主性得到极大增强。新媒体环境中,“用户中心论”取代传统社会中的“权威中心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再被少数精英阶层所垄断。理论上,新媒体环境中每一个体都可以直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去中心化”特质使世界文化更具多样性、平等性、交互性和包容性,主流文化与亚文化、边缘文化共生共存。新媒体使世界文化的形态更加色彩斑斓,同时进一步推动各国经济、政治、社会系统重构,如企业组织结构越来越趋向扁平化,商业运营日益强调柔性化和个性化,全球政治体系越来越体现民主、平等、自由等特征;等等。
新媒体压缩文化互动的时空距离,加剧了文化摩擦与冲突。尽管新媒体环境下世界文化融合共生势不可挡,但其带来的文化摩擦与冲突仍然存在甚至加剧了。新媒体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在强化不同文化间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凸显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和固有分歧。以宗教文化为例,在新媒体环境下,原教旨主义滋生蔓延的速度不断提升,网络空间成为宗教冲突的“新战场”。同时,新媒体的核心技术大都来自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而英语在网络信息技术中的优势及其既有的世界性语言地位,使美英文化成为强势文化。当前,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通过音乐、影视、软件等,影响着很多国家的价值观,同时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西方文化与很多国家传统文化之间的摩擦和冲突。
总的来看,新媒体的崛起让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与差异性更加丰富,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与冲突日趋深入,世界文化版图正在重构。我们在这一新趋势下建构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要继承与发扬优秀而独特的中华文化精髓,又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吸纳世界文化的精华,融入世界文化的发展洪流,借助新媒体力量面向世界传播、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同时,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借鉴应秉持清醒的认识、批判的态度和扬弃的精神,防止盲目崇洋与全盘西化,使社会主义文化在维护世界文化多元化、多样化方面作出新的贡献。(谢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