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党员院士群像 孔令占摄
6月14日,在解放军总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采访卢世璧院士,他身体健康依旧,精神矍铄,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观看三年前在地震灾区救治伤员康复的录像。这已经是我第二次采访卢世璧院士。
第一次采访卢世璧院士,是2008年5月19日,在汶川地震灾区一线。那一年,他78岁,正好是他从医50年的周年,也是他第四次参加抗震救灾。当时,他说,“我是一名院士,更是一名党员。我有经验,我应该在第一线。”今天,他依然这样说,因为他是院士,首先是一名党员,他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战士。这是他的天职。
这是一个院士党员的画像,同时也是一个特殊党员群体的画像。这个特殊党员群体,就是解放军总医院的7名院士,他们是耳鼻喉科专家姜泗长(已故)、肝胆外科专家黄志强、烧伤整形专家盛志勇、老年心血管病专家王世雯、骨科专家卢世璧、肾脏病专家陈香美、创伤医学专家付小兵。他们是院士,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这个特殊的党员院士群体,是解放军总医院的脊梁骨。
他们用忠诚扬起一面旗帜
“我们成长的那个时代,共产党人的率先垂范,让我有了今天的坚定信仰。”卢世璧院士,每每谈起自己的今天,总是把信念和忠诚放在第一位。
“信念与忠诚,就是指路的明灯。”这不仅仅是卢老院士一个人的心声,更是这个党员院士群体的共同心声:共产党人无论在哪里,都应该是一面旗帜。党员在哪里,旗帜就应该在哪里飘扬。
战场上,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盛志勇院士,先后参加抗美援朝、中印和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在枪林弹雨中,穿越崇山峻岭,抢救受伤战士。为获得第一手资料,付小兵院士先后4次深入云南、广西前线,参加战伤救治和调查,加强战创伤的研究。
灾难中,他们冲在危难最前沿。非典期间,王士雯院士遇到一位患者急病发作,她不畏风险,立即口对口实施人工呼吸进行抢救,使病人转危为安。汶川地震后,年近八旬高龄的卢世璧院士,身患癌症,却毅然请战赶赴震区,指导和亲自救治伤员上千人。
关键时,他们的信念和忠诚就是一块试金石。作为获得日本北里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位外国女研究生,陈香美院士毕业时带回祖国的,是她自己省吃俭用买的以及老师赠送的价值10万余元的实验器材及试剂。她说:“党和人民培养了我,就要时刻为党和国家服务。”
这些党员院士,像大多数普通医务工作者一样,始终坚守在医疗的第一线,连节假日也不例外。用他们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铸就了高扬军人党员本色的一面旗帜。
他们用拼搏树起了一座高峰
瞄准医学发展最前沿,攀登医学最高峰,是这些党员院士群体的共同特质。
姜泗长院士先后成功实施国内第一例内耳开窗术和镫骨底板摘除术,“让聋哑人听到了伟大时代的声音”,被誉为“打开内耳禁区的人”。
黄志强院士,对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探索研究成为典型的“拓荒之旅”。1973年,他首次系统地论述了肝胆管结石病,最先在临床上应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胆道外科学。
盛志勇院士曾成功救治一位全身95%烧伤的女职工,美国教授惊叹道:“烧伤面积如此之大,治愈恢复如此之好,这是发生在中国的人间奇迹。”
王士雯院士成功地抢救了6个器官9次衰竭的病人,改写了国际公认的4个以上器官衰竭死亡率100%的纪录,填补了世界老年医学的空白。
翻阅卢世璧院士的简历,一连串的首创性成果不禁让人称叹: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及临床应用;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在国内最先建立冷冻干燥骨库……
作为两次担任“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陈香美院士突破了对慢性肾病传统发病机理的认识,为治疗慢性肾病的新药研制奠定了基础,为临床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付小兵院士为解决严重创烧伤病人治愈后不能出汗的难题提供了创新的思路,被誉为“创伤医学之星”。2008年,他被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授予“国际创伤愈合研究终身成就奖”,是目前获得这一殊荣的唯一华人。
这7位党员组成的院士群体,用创新精神和拼搏意志浇筑出了大量的丰硕成果,不仅创造了一个个医学奇迹,同时也走上了国际舞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他们用拼搏的精神,在医学领域树起了一座科学高峰。
他们用奉献搭起了一架人梯
解放军总医院的7位党员院士,既当丰碑引领方向,更作基石躬身为桥,这7位院士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
“能成为姜泗长的学生,那是莫大的幸运。”解放军总医院杨伟炎教授永远忘记不了,1979年,他做第一例神经瘤切除手术时,老师姜泗长院士,在身边守了整整7个小时。
姜泗长、黄志强、盛志勇、王士雯、卢世璧各自培养硕士、博士等高级研修人才300余人。很多学生都已独当一面,有的甚至也成为院士。
为了年轻一代的茁壮成长,盛志勇院士想方设法为学生争取出国深造的机会,先后培养了王正国院士、付小兵院士和朱兆明、郭振荣、柴家科等一大批知名专家。王正国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工程学部首批院士,当选时间比盛院士还早两年。
还未到退休年龄的姜泗长院士主动请辞科主任,力荐学生杨伟炎接任。其后,杨伟炎、韩东一也效法,共同演绎三代让贤佳话,有力推动学科建设发展。
在解放军总医院,始终延续着传承学术不分亲疏远近的好风气。有位医生把硕士论文送黄志强院士请教,黄院士连错别字都一一改正,甚至还重新绘制了一幅插图。
卢世璧院士倡导“搞好帮传带”,将多年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无私传授给他的学生和来自各地的进修生,避免了学科的“近亲繁殖”和“闭门造车”,骨科也由此发展成国家重点学科,现任主任王岩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坦对失败、宽以待人,更见院士风范。姜泗长院士把个人失败的手术案例写进从医专辑,逢会便讲,以鞭策自己提醒后人。
盛志勇院士常说,医学事业是篇大文章,要虚心学习,靠大家来做,不要随便讲一流。但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成绩,他都充分给予肯定。
发扬人梯精神,保证了解放军总医院学科发展的连续性、传承性。如今,在这些院士的努力下,解放军总医院成为一片成才的沃土,桃李蔚然成林。
他们用大爱捧出了一颗“仁心”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7位德高望重的院士,“为患者把心都掏了出来”,用一颗颗医者仁心,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树立了崇高的医德医风,形成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对领导对群众一样精心,对熟人对生人一样热情,对大人对小孩一样周全”,这是姜泗长院士行医几十年对自己的约法三章。他要求全科同志确定新的“康复意识”:追求救死扶伤最大值,让病人从生理到心理都真正康复。
卢世璧院士在天冷时为病人检查前,总要先把诊疗器械焐热。黄志强院士对病人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了解病情往往比有些年轻医生还要详细。
“医德医风并非单纯的强调不收红包,核心是救死扶伤的精神。”卢世璧院士说。骨科手术消耗体力,60岁时,他依然拼搏在手术台上,有时一上台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连轴转,几次虚脱在手术台上。
院士们经常到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巡诊。有次,盛志勇院士在陕西安康遇到一位农妇,她长期胃溃疡,生命垂危急需输血。盛志勇院士得知同血型时,毫不犹豫地抽了200毫升血输给她,接着又为她做了手术。
为抢救一名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陈香美院士在剖腹产术后第七天,冒雨赶到病房亲自为患者做穿刺,硬是把这位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临床实践考验医生的不只是精湛医术,还有勇于担当、敢于挑战的品质。一位古稀老人患胰头肿块,一时无人敢做切除手术,黄志强院士毅然担起风险,为这位老人手术。他说:“不能尽我所能地为病人解除病痛,要我这个一级教授有何用?”
王士雯院士始终认为,作为医生,要将怎样把病治好、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作为中心问题来考虑,不能首先考虑可能的风险和个人安危得失。一次为了抢救病人,她连续在病房守护15天,直至病人脱离险情。
解放军总医院的7位院士,把医德医风当作生命,立为品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了敬业廉洁的良好形象,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白衣战士的正气之歌。(记者 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