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更让你想不到的情况——
2004年,王士雯院士被诊断患上口腔癌。6年多,她先后做了大小手术30多次。每次进手术室之前,她都要向同事交待科研工作;躺在病床上,她还在研究课题;嘴里插着胃管,她还用笔修改着论文……
据秘书郑小琴统计,今年以来,她在病房里就召开了31次会议,商讨科室工作。
作为军人,她荣立了一等功;作为学者,她已经是院士。有的人好心劝她:“不管是功还是名,你已经都干到头了,何苦还这样?”王院士淡淡地回答,“对我来说,科学的探索,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6年多来,她带领团队取得的成果让人震撼——
关于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研究课题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撰写的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被有关网站评为2010年中国医学十大发现之一;
她主管的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一步发展壮大,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老年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在去年召开的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几百名中外代表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向她鼓掌致敬……
一位诗人曾说:“有理想的人永远年轻”。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也是其他院士们保持年轻和活力的“秘方”。
89岁的盛志勇院士,至今坚持每天上午8时半准时到办公室,下午5时半回家。至今,他仍是《解放军医学杂志》总编辑,《中华烧伤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等10多家杂志的顾问,仍在指导团队对汗腺再生等3个烧伤领域的世界性难题进行攻关。
90岁的黄志强院士思维活跃。看完了3D版《阿凡达》电影,他居然撰写出论文《从阿凡达电影看微创外科3D时代的到来》,发表在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上。
81岁的卢世璧院士带领团队正在加紧进行再生软骨关节项目的临床攻关,他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这项成果惠及患者……
“付小兵院士走路的脚步特别急,老远听到了就知道是他!”博士孙晓艳说,付院士每天的工作安排都是精确到分钟,有时吃午饭时都在看资料。
面对记者,陈香美院士把采访变成了肾脏病知识的普及讲座,因为她手中拿着第二天开会的发言材料《中国肾脏病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心里想的仍是如何尽快提高公众对肾脏病的防范意识……
大医厚德:“最盼望年轻人超过我们”
对于盛志勇院士来说,这绝对是他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资本”——
作为老师,他一个人培养出了王正国、付小兵两名院士。其中,王正国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工程学部首批院士,当选时间比盛志勇还早2年。
不仅如此,盛院士的学生名单中还包括朱兆明、郭振荣、柴家科等一大批烧伤领域的知名专家。
这,并没有让他感到满足。为了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才,他捐出“全军重大贡献奖”和“一代名师”的全部奖金,成立了“盛志勇医学基金”,鼓励和资助他们搞科研。
在解放军总医院,7名院士都是有口皆碑的人梯。
杨伟炎教授忘不了,他做第一例神经瘤切除手术时,老师姜泗长院士在身边守了整整7个小时;
博士郭全义忘不了,老师卢世璧院士躺在病床上,给他逐字逐句地修改毕业论文,前前后后改了几遍;
博士李彦华忘不了,她是从老师王士雯院士家里出嫁的,整个新房都是老师精心布置的……
大医厚德。对于培养年轻人,院士们有着惊人的共识——
已故的姜泗长院士说:“我一生希望做好两件事,一是做一名好医生;二是做一名好老师。”
王士雯院士说:“科学不是一个人、一代人的事业,最盼望年轻人超过我们。”
卢世璧院士说:“事业这片天,不是一个人的天,而是一个团队的积累、传承和协作。”
“南有苏步青精神,北有姜泗长风格”。曾记否?当年姜泗长院士未到退休年龄主动让贤,力荐学生杨伟炎接任耳鼻喉科主任。
到如今,经典老故事有了“新版本”——年仅44岁的杨仕明接任,成为解放军总医院最年轻的科室主任之一。
今年5月23日,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解放军总医院挂牌。十年磨一剑,陈香美院士说:这一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对于她来说,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像她自己的孩子,她记得他们的生日,知道男生穿多大的衬衣,知道女生穿多大码的鞋子……正是在她这位“严师慈母”带领下,团队从2001年起连续6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为创新团队,2009年又被评为全军科技创新团队。
如今,每一个院士的背后,都成长起来一个强大的创新团队。在院士们的带动下,解放军总医院已成长为全国全军医疗战线上的一艘“巨舰”——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25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和研究所,聚集了1000多名高层次医学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