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
|
连日来,“第一书记李彬”的感人事迹在八闽大地广泛传颂。10月12日,《福建日报》头版头条大篇幅报道了李彬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福建电视台、福建广播电台、《海峡都市报》、海峡网、《三明日报》、三明电视台、三明广播电台等多家福建省内媒体也先后对李彬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聚焦报道。
10月13日,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李彬同志学习的活动。
今年8月底,是李彬驻村期满三年的日子。
福建省清流县李家乡党委组织委员邓新波曾想象:“欢送李彬那天一定是依依不舍的情景。”但这一天还没到来,李彬就积劳成疾——患慢性肾衰竭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
消息很快在鲜水村传开。村民们要包车来省城看望他,打电话问候他,向乡村干部打听他的病情,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聚在一块儿为他祈祷……
随之而来的还有村里男女老少自发的捐款捐物:几元、几十元,或提一篮鸡蛋,两斤线面,几只鸡鸭,甚至有村民甘愿捐出自己的肾……
村民们只有一个愿望:让李书记早日好起来,回到村里看看大家。
一个村官的病情为何牵动全村百姓的心?他为村里做了些什么,赢得乡亲们的如此拥戴?近日,记者走进鲜水村,听村民们讲述了李彬驻村的故事。
他把要办的15件实事一一列出
鲜水村,地处清流县最南端,是省级扶贫重点村,全村410户1400多人口。三年前,时为福建省检察院反贪局正科级助检员的李彬到此就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李彬明白,干部驻村就要为村里办实事,但摆在他面前的状况是,村财务捉襟见肘,入不敷出,而村里要办的事何其多:杂草丛生的村部,墙面破败,门窗毁损,冬天冷风飕飕,村委开个会,干部不想来,村民不愿进;村道坑坑洼洼,村民出门便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家庭饮水是各家挖水井,或到远处手提肩挑,费力费时不卫生……
修缮村部,让干部开会、组织活动、村民议事有个场所;修建环村公路,方便群众出行;铺设水管,让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当李彬把要办的15件事一一列出时,有人观望,更多的是质疑:省里派来的一名科级干部就能办成事?
确实,在村里要办成一件事,谈何容易。就拿修建环村公路来说,虽然路修好了惠及全村,人人受益,村民们也盼望早日建好,但修路与个人利益冲突时,还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李彬用自己的真诚赢得群众的支持。
环村公路要经邹立文家门口的晒谷坪,村干部通知老邹修路要占用。“为什么不绕个弯子?拆掉晒谷坪,稻谷往哪儿晒?”邹立文想不通,不愿拆。李彬上门做工作:“修路资金争取不易,绕弯走增加工程造价,我们都是党员,给大家做个表率……”李彬讲的在理,老邹第二天就把晒谷坪拆了。
修建后的环村路路面要高出李仁群家门20多厘米,一开始李仁群死活不同意。为此事,李彬多次找她交谈,耐心听取意见,设法帮她解决具体困难,最终说服李仁群愉快地接受了修路方案。李仁群说:“李书记是为村里做好事,我不能拖他的后腿。”
环村公路从设计到竣工,倾注了李彬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村民们看到,李书记带村干部、村民组长一起勘察线路,测量设计。工程动工后,李彬都在现场监督。村民黄仁林记得,在自家门口工地上,李彬冒雨指导施工;在检查水泥模板是否钉得牢固时,不小心被模板砸伤了脚,他仍守在工地上,工人未收工,他就不下班。
这条长2.3公里、造价60余万元、村民们想都没想过的环村公路,在李彬手上建成了。环村公路与3个自然村相连接,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村公路从家门前经过,村民们有说不完的感激。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村民们发现,这个从省检察院派来的干部驻村以后,村子在一步一步地改变着——自来水引到了门前、屋后、灶台上;村道路灯亮起来了;村部有了老年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文化长廊、健身小区,还有篮球场,成了闲暇之余的好去处;宽带也进村了,在家就能上网,村民间拨打手机不收费,电视频道全收到……
办了这么多的实事好事,村民们没掏一分钱。由此,一条民谣在村民间口口相传:李彬驻村当书记,鲜水村民好福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