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
|
从小只上过一年半的学堂,却多次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
曾经当过三十年的村书记,却曾八次受到乌兰夫主席接见;
一辈子只是一个农民,却自费订阅党报党刊六十年;
如今已年过八旬,却内心一直对新闻写作充满热爱。
是什么让这地道的农民爱好上舞文弄墨、写稿子?
2009年冬天,85岁高龄的于成溪坐在自家的炕头上见到呼伦贝尔市委书记曹征海,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从事新闻写作的内在动力:“共产党员的工作年龄是有限的,但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年龄是无限的!”于成溪用坚韧与无私书写着他朴实的新闻人生。
勤奋 执着 无悔于走上新闻写作之路
于成溪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1岁那年,他以绝食来向父母抗议,争取到去学堂读书的机会,但因父亲的早逝,他只在学堂读了一年半。
一年半的学堂生涯,对于成溪来说太短暂了,但却培养了他学习的兴趣。他从1948年开始,每月从只有18元的工资里,拿出钱自费订阅《呼伦贝尔日报》、《党员宣传手册》后来的《党的教育》、《农村报》等多种党报党刊。每天到村口大柱子上的报箱取报纸已成为他的日常习惯。
1955年,于成溪当上大兴镇嘎查支部书记后,他的衣服兜里每天都装着自己花钱订阅的报纸和杂志,走到哪儿就给老百姓读到哪儿,领着大家学习。他的这种学习方法感动了当时驻村旗组织部干部纳顺,他决定教会这个青年人用手中的笔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于是,在一个个点着煤油灯的夜晚,于成溪用他那只有一年半的文化一笔一划地开始了他的新闻写作生涯。
一天,嘎查召开生产组长干部会议,于成溪的一篇《秋收颗粒还仓》的动员稿在动员大会上一炮打响。当晚,在纳顺的指导下,于成溪第一次将这篇发言稿以新闻稿的形式寄给呼伦贝尔日报社和呼伦贝尔广播电台。7天后,《呼伦贝尔日报》头版头条显赫标题刊登了于成溪的那篇《秋收颗粒还仓》的稿件。从他的新闻稿开始,更多人的 “认识”了于成溪。
服务 奉献 无愧于新闻战线老党员使命
第一篇稿子发表后,于成溪越写越有兴越,越写越有经验,越写越敢投稿。他说,“写稿使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第一,报刊能使上级的精神得到参考;第二,报刊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1988年3月,哈拉苏、卧牛河两个乡镇的农民将手中的粮食黄豆以“先售粮后付款”的方式销售给哈拉苏粮库,然后通过市某家银行结账,可是一个多月以后,农民售出的100多万斤黄豆回款仅一半,还有50万斤的粮款迟迟不能兑现,于成溪拖着一双瘸腿拄着棍一瘸一拐地走了十多里路实地了解情况,然后写了一篇加盖了粮库公章的500字稿子寄给了《呼伦贝尔日报》。5天后,此稿见报,随后报社派出记者对此事进行深入采访,很快,银行方面将拖欠的50万元粮款一分不少的支付给了售粮农民。
1989年秋天,扎兰屯所有的农村都遭遇了供电不足的影响,闹得农民打场、送粮无法进行。64岁的于成溪连夜写了一篇600字的稿件寄给人民日报社,新闻稿在《人民日报》发表后,惊动了内蒙古和呼伦贝尔电业系统,岭东扎兰屯电业部门也立即整改,人民群众用电难题一朝得以解决。
1998年,百年未遇的水灾让无数养畜户的牛羊不明不白的死掉,在畜牧专家找到牛羊死亡原因,并实施有效治疗后,于成溪以一篇《洪涝灾害杜绝牛羊死亡用“硒”药注射》的新闻稿子在呼伦贝尔日报见报后,不仅挽救了当地的牛羊,还使毗邻地区的牲畜免受损失,一位阿荣旗的养殖户紧紧握住于成溪的手:“老于,你救了我这满圈牛羊的命啊!”
于成溪曾担任大兴镇嘎查书记30年,这30年他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八次受到自治区主席乌兰夫的接见并合影留念。也正是因为这张合影,文革期间,于成溪被打成“内人党”蒙冤致残。但他对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他带领村民引进村里第一台拖拉机,为大兴村推广机械化奠定了基础;他亲自帮助村民引进马铃薯新品种,提高产量,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大兴村的支柱产业。虽然1985年于成溪从支书的岗位上退下来,但他从未从新闻战线上退下来,他要用手中的笔宣传党的惠农好政策,用手中的笔反映农民的美好心愿,用手中的笔续写一名老党员对党的事业的无限热爱。(张春丽 尹晓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