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古籍善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沉淀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基因,勾勒着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发展脉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下,光明网联合中国国家图书馆特别推出“古籍善本·文明瑰宝”专题。通过对古籍善本立体化的展示诠释,让更多互联网一代认识千载传承的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简要介绍了庄子其人其书及《庄子》善本的历代藏收,对《庄子》的思想精髓进行了挖掘提炼。从鲲鹏之大到秋毫之末,书中的瑰奇想象、独特认知、深刻哲学,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和价值。【详细】
介绍了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及《论语》成书的历史背景,并以贯穿全书的“仁”字为例,对书中蕴含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准则、教育理念等,进行了观照时代、观照当下的生动诠释。【详细】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集介绍了《史记》的时间跨度、主要内容、史学意义及文学价值,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宋刻本《史记集解索隐》《史记评林》等善本风采。【详细】
介绍了全书的内容梗概、传本系统,并列举经典名句,结合应用案例,分析了其蕴藏的丰富智慧,探讨了孙武的“全胜”思想。同时,在军事范畴之外,点出了该书的当代应用及时代意义。【详细】
着重介绍了收藏于国家图书馆的南宋庆元六年绍兴府刻宋元递修本《春秋左传正义》,并以此为基础,说明了《左传》对春秋时期史料研究的价值,以及在传统道德理念构建方面的意义。【详细】
介绍了《管子》的主要内容、结构特点和汇编背景,结合“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名句,观照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析了管仲重视市场、讲究权衡、以法治国的政治经济思想。【详细】
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善本风采,并以《关雎》《蒹葭》《摽有梅》等篇目为例,分析了《诗经》的美学特点及其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象征意味。孔子的评价之语“思无邪”,颇耐人寻味。【详细】
梳理了《孟子》从问世到被奉为经典流传的过程,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注释善本。同时,结合讲学设教、游说诸侯、归老著书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阐释了孟子的思想主张及现实关怀。【详细】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行军必是无人之境,交火必是有利地形。
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